浅析网络IO模型
本文最后更新于 476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。

前言

I/O 泛指的是 CPU 向 I/O设备(硬盘、网卡)中读取/写入数据。而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网络 I/O,也就是借助于 Socket Api ,从网卡中读取数据。

Unix网络编程中的五种IO模型

参考:聊聊Linux 五种IO模型 – 简书 (jianshu.com)

一个I/O操作通常分为两个阶段:

  • 等待数据准备(从磁盘/网卡中读取数据到内核空间中的缓冲区)。
  • 从内核空间中的缓冲区向用户空间复制数据。

阻塞式I/O

img

假设在服务器上有一个应用需要接收客户端通过socket传递的数据。

//服务端应用程序伪代码:
listen_fd = socket(domain,type,protocol);
bind(listen_fd,server_addr,server_addrlen);
listen(listen_fd,backlog);
while(1){
    //应用执行到accept的时候会被阻塞住,等待客户端的TCP连接
    accept_fd = accept(listen_id,client_addr,client_addrlen);
    //建立完TCP连接后,read会再次阻塞应用,等待客户端发送数据
    read(accept_fd,buf,nbyte);
    //客户端数据发送完毕后,才能执行逻辑操作
    logicHandle(buf);
    //逻辑操作执行完成后,才能重新监听socket
}


//客户端应用程序伪代码
fd = socket(domain,type,protocol);
//如果此时有其他客户端正在和服务端进行连接,则客户端会被阻塞在connect
connect(fd,server_addr,server_addrlen);
write(fd,buf,nbyte);

通过上述伪代码,不难发现阻塞I/O有如下几个问题:

  1. 在同一时间,只能接收一个客户端的连接,如果应用程序是单线程的,就无法实现并发。
  2. 其他客户端必须等待前一个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连接+传输数据+逻辑操作全部完成后,才能与服务端执行连接。
  3. 对于服务端来说,虽然应用程序被阻塞,但是CPU任然可以执行其他操作,因此CPU利用率并不低。

对于阻塞式IO来说,如果想要提高并发能力,同时处理多个服务端请求,就需要对每个服务端的TCP请求新建一个线程。如果客户端较多,则会给服务端带来很大的内存和CPU压力。

非阻塞式I/O

img

非阻塞式IO会让accept、read等系统调用不阻塞应用,而是直接返回一个值。可以通过这个值的合法性来判断是否调用成功。

//服务端应用程序伪代码:
listen_fd = socket(domain,type,protocol);
bind(listen_fd,server_addr,server_addrlen);
listen(listen_fd,backlog);
while(1){
    //设置非阻塞
    setNonblocking(listen_fd);
    //接收客户端的连接,非阻塞
    accept_fd = accept(listen_fd,client_addr,client_addrlen);
    //如果返回值合法,则对其进行处理。否则继续循环调用
    if(accept_fd > 0){
        //将socket的fd添加到列表中
        fd_list.add(accept_fd);
        //socket的fd读取客户端发送的数据,
        //这里的read也是非阻塞的
        //实际上现代计算机中的read操作并不是CPU亲自执行,而是委托给DMA处理
        read(accept_fd,buf,nbyte);
    }

    //遍历所有的socket的fd
    for(fd in fd_list){
        //如果fd中的数据准备完毕,则进行对其进行逻辑操作
        if(read(fd,buf,nbyte) > 0){
            //这里也可以开启子线程进行逻辑处理,不过这就属于异步的范畴了
            logicHandle(buf);
        }
    }
}


//客户端应用程序伪代码
fd = socket(domain,type,protocol);
connect(fd,server_addr,server_addrlen);
write(fd,buf,nbyte);

上述伪代码中服务端主要任务是不断接收socket连接并接收其写入的内容,然后轮询判断每个socket的fd中的数据是否准备完毕,准备完毕后就执行逻辑操作。

非阻塞式IO的优点:

  • 单线程即可处理多个socket连接。

非阻塞式IO的缺点:

  • 需要不断进行系统调用(read函数),导致频繁的内核态、用户态切换,因此CPU利用率反而比阻塞IO低。

I/O复用

img

IO复用即让一个线程可以监听多个IO。

select

select是Unix提供的一个系统调用函数,其原理与非阻塞式IO相同,只不过是将轮询fd_list的过程从用户态进行系统调用变成直接在内核态判断。select函数是阻塞的。

//服务端应用程序伪代码:
listen_fd = socket(domain,type,protocol);
bind(listen_fd,server_addr,server_addrlen);
listen(listen_fd,backlog);
//设置非阻塞
setNonblocking(listen_fd);
//先用非阻塞的形式创建5个socket的fd
for(int i=0;i<5;i++){
    fd_list[i] = accept(listen_fd,client_addr[i],client_addrlen[i]);
}

while(1){
    //select会先将fd_list的引用拷贝到内核空间中
    //然后在内核空间对其不断轮询
    //如果有某个fd中存在数据,即客户端建立了连接,则select会返回
    select(fd_list_max+1,&rset,NULL,NULL,NULL);
    //此时用户态的程序并不知道哪个fd中存在数据,因此要遍历一遍
    for(int i=0;i<5;i++){
        if(FD_ISSET(fd_list[i],&rset)){
            for(fd in fd_list){
                read(fd,buf,nbyte);
                logicHandle(buf);
            } 
        }
    }
}

select的缺点:

  • 在调用 select 的时候,需要将 fd_list 拷贝到内核空间,产生性能开销。
  • 在内核态中使用轮询 fd_list 的方式进行监控,占用CPU资源。
  • select 返回后,用户态并不知道是哪个 fd 准备就绪,需要再次遍历。
  • select 默认只能接收1024个 fd。

poll

poll 和 select 类似,只是其中的数据结构实现方式不同。

epoll

参考:图解 | 深入揭秘 epoll 是如何实现 IO 多路复用的! (qq.com)

epoll 就是为了解决 poll 和 select 的问题而推出的最新的IO复用函数。

不同于 poll/select 在内核态中轮询,epoll 是基于事件回调和中断的。

epoll包含三个函数:

  1. epoll_create:在内存中创建一个 struct eventpoll 的对象。 eventpoll 包含三块内容:
  • wq:等待队列。存储阻塞在epoll上的用户进程。
  • rbr:红黑树,节点为 struct epitemepitem 中有两个重要的元素:socket_fdep_poll_callbackep_poll_callback 是一个回调函数,作用是将这个 socket_fd 添加到 rdllist 并唤醒等待队列中的元素)。
  • rdllist:就绪队列。存储准备就绪的 socket_fd
  1. epoll_ctl:注册 socket。 当使用 epoll_ctl 注册 socket 的时候,内核会将 socket 封装为一个 epitem ,并添加到 rbr 中。
  2. epoll_wait:获取就绪事件。就绪的事件通过参数回传。 epoll_wait 被调用时,如果 rdllist 中有数据则返回;无数据则将当前线程封装后添加到 wq 中,并阻塞当前线程。

客户端发送数据并被 epoll 接收的流程:

  1. 客户端发送数据包到网卡。网卡通过DMA把数据拷贝至内存缓冲区,拷贝完成后发送中断信号。
  2. CPU接收到中断信号,通过数据包的IP和端口号找到 socket,将数据添加到 socket 中。
  3. CPU触发回调函数 ep_poll_callback,将 socket 添加到 rdllist 并唤醒等待队列中的线程。
  4. 线程继续执行。

epoll的优点:

  • 在 socket 连接较多的情况下,性能优于 select/poll。

epoll的缺点:

  • epoll是 linux2.6 内核添加的功能,而 select/poll 则是 posix 规范的接口,因此 epoll 只能用于 linux 内核,移植性较差。

边缘触发和水平触发

边缘触发和水平触发是两种不同的 I/O 处理方式。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。

  • 边缘触发(edge-triggered)模式下,选择器会在事件发生时立即触发通知,并且只会触发一次。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我们在处理事件时不会错过任何数据,但是它可能会导致多次处理同一个事件。
  • 水平触发(level-triggered)模式下,选择器会在事件发生时立即触发通知,但是会持续触发,直到事件处理完毕。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多次处理同一个事件,但是它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,因为我们可能在事件发生后处理数据时会错过一些数据。

通常情况下,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 I/O 处理方式。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,我们可以使用边缘触发模式;对于需要保证数据不丢失的应用,我们可以使用水平触发模式。

信号驱动I/O

img

应用进程使用 sigaction 系统调用,内核立即返回,应用进程可以继续执行,也就是说等待数据阶段应用进程是非阻塞的。内核在数据到达时向应用进程发送 SIGIO 信号,应用进程收到之后在信号处理程序中调用 recvfrom 将数据从内核复制到应用进程中。

相比于非阻塞式 IO 的轮询方式,信号驱动 IO 的 CPU 利用率更高。

异步I/O

img

进行 aio_read 系统调用会立即返回,应用进程继续执行,不会被阻塞,内核会在所有操作完成之后向应用进程发送信号。

异步 IO 与信号驱动 IO 的区别在于,异步 IO 的信号是通知应用进程 IO 完成,而信号驱动 IO 的信号是通知应用进程可以开始 IO。

Java中的IO模型

Java中的几种IO API:

  • 阻塞同步IO:BIO
  • 非阻塞同步IO:NIO
  • 非阻塞异步IO:AIO

BIO和NIO的本质区别在于,BIO是面向流(Stream)的,NIO是面向缓冲区(Buffer)的。

面向流意味着只能单向读取或写入数据,并且每次只能从流中写入/读取一个或多个字节,读取和写入时要阻塞至完毕;面向缓冲区则可以双向读取写入,并且数据将会被先读入到缓冲区中,然后再处理。面向缓冲相比于面向流,更加灵活。

BIO-传统IO模型

传统IO模型:

image-20221203053005893
public class Solution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 {
       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= new ServerSocket(8080);
        while (true) {
            //阻塞监听Socket连接
            Socket socket = serverSocket.accept();
           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= socket.getOutputStream();
           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= socket.getInputStream();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socket.getRemoteSocketAddress() + " 连接到服务器");

            //每建立一个连接,就创建一个线程
            new Thread(() -> {
        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        byte[] buffer = new byte[1024];
                    int len = 0;
                    //read可能会阻塞
                    while ((len = inputStream.read(buffer)) > 0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socket.getRemoteSocketAddress() + " 发送数据:" + new String(buffer));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).start();
        }
    }
}

特点:

  • 数据传输采用阻塞式IO。
  • 每个连接需要独立的线程去执行读取、业务逻辑、写入的操作。
  • 适用于业务逻辑耗时长,低负载、低并发的场景。

缺点:

  • 服务端的并发量和线程数成正比。
  • 由于每个连接都需要独立的线程去处理,因此同时可能会有大量线程被创建,然而这些线程实际上大部分是事件都处于阻塞状态(阻塞在read())。
  • 由于accept()是阻塞的,因此可能会存在后面一个连接的请求已经到达,然而前一个连接还没有建立完成,导致接收连接的线程阻塞。(举个例子,假设 ServerSocket 建立每个连接耗时4ms,那么即使CPU性能再高,也会受限于网络的瓶颈,每秒钟最多处理250个连接)

NIO-Reactor模型

NIO中的几个概念:

  • Buffer(缓冲区) 缓冲区本质上是一块可以读写数据的内存,这块内存被包装成 NIO 的 Buffer 对象,并对外提供一系列方法用于访问该块内存。 对应于 java.nio.Buffer 抽象类。
  • Channel(通道) 通道类似 BIO 中的 Stream,用于向 Buffer 中读取或写入数据。 对应于 java.nio.channels.Channel 接口。
  • Selector(选择器) 选择器可以检查一个或多个通道,并确定哪些通道已经准备好进行读写。通过 Selector,一个单独的线程可以管理多个 Channel,从而管理多个连接。不过不是所有的 Channel 都可以被 Selector 复用,必须要继承了 SelectableChannel。 对应于 java.nio.channels.Selector 抽象类。

NIO特点:

  • 每个 Channel 对应一个 Buffer。
  • 一个线程对应一个 Selector,一个 Selector 对应多个 Channel。
  • Buffer 是一个内存块,底层是数组,可以切换读写模式(实际上是改变参数)。

Buffer

Buffer的实现类有:ByteBuffer、CharBuffer、ShortBuffer、IntBuffer、LongBuffer、FloatBuffer、DoubleBuffer。

无论是哪一种,管理方式都一致,都是通过 allocate(int capacity) 来获取 Buffer。

Buffer 的几个重要属性

  • capacity:Buffer的最大容量,创建后不能更改。
  • limit:缓冲区可以操作的数据大小,index 大于 limit 的数据不能读写。limit 不能为并且不能大于 capacity。在写模式下,limit 等于 capacity;在读模式下,limit 等于当前容量。
  • position:下一个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 index。
  • mark:标记,可以通过 mark() 方法记录当前 position,然后通过 reset() 恢复 position 的位置。

Buffer 的几个重要方法

  • Buffer clear():清空 Buffer,读模式转变为写模式(position设为0,limit设为capacity,mark设为-1)并返回。
  • Buffer flip():写模式转变为读模式(limit设为position,position设为0,mark设为-1)并返回。
  • get():获取当前数据类型的一个数据。
  • put():存储当前数据类型的一个数据。

Buffer 读写数据的步骤

  1. 写入数据。
  2. 调用 flip() 切换读取模式。
  3. 读取数据。
  4. 调用 clear() 清除数据。

直接缓冲区和非直接缓冲区

  • 直接缓冲区:通过 allocate()Direct 创建缓冲区,缓冲区建立在直接内存中。 直接内存在IO处理时的性能更高,但申请直接内存会耗费更多性能。一般在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储并且生命周期很长,或者有频繁IO操作时,适合使用直接缓冲区。
  • 非直接缓冲区:通过 allocate() 创建缓冲区,缓冲区建立在JVM堆内存中。

Channel

Channel类似于BIO中的流,用于在支持 Channel 的两个结点中传递数据。但是 Channel 本身并不存储数据,需要配合 Buffer 使用。Channel 的实现类有:FileChannel、SocketChannel、ServerSocketChannel、DatagramChannel。

获取 Channel 对象的方法

  1. 调用支持 Channel 的对象的 getChannel()。支持 Channel 的对象有:
  • FileInputStream
  • FileOutputStream
  • RandomAccessFile
  • DatagramSocket
  • Socket
  • ServerSocket
  1. 通过 Channel 的实现类的静态方法 open()
  2. Files.newByteChannel()

Channel 的几个重要方法

  • int read(Buffer dst):从 Channel 中读取数据到 Buffer。
  • int write(Buffer src):将 Buffer 中的数据写入到 Channel 中。

使用 Channel 完成文件复制的例子

public class Solution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 {
        // 利用通道完成文件的复制(非直接缓冲区)
        FileInputStream fis = new FileInputStream("a.txt");
        FileOutputStream fos = new FileOutputStream("b.txt");
        // 获取通道
        FileChannel fisChannel = fis.getChannel();
        FileChannel foschannel = fos.getChannel();

        // 通道没有办法传输数据,必须依赖缓冲区
        // 分配指定大小的缓冲区
        ByteBuffer byte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
        // 将通道中的数据存入缓冲区中
        while (fisChannel.read(byteBuffer) != -1) {  // fisChannel 中的数据读到 byteBuffer 缓冲区中
            byteBuffer.flip();  // 切换成读数据模式
            // 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通道
            foschannel.write(byteBuffer);
            byteBuffer.clear();  // 清空缓冲区
        }
        foschannel.close();
        fisChannel.close();
        fos.close();
        fis.close();
    }
}

Selector

Selector 是 Java NIO 中的多路复用器。将 SelectableChannel 注册到 Selector 中,就可以通过一个 Selector 监听多个 SelectableChannel。Selector 和 SelectableChannel 是多对多的关系。

Selector的基本使用

  • 创建:Selector.open()。由于多路复用需要操作系统提供底层的支持,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提供不同的 Selector 实例。例如 Windows-JDK 下会提供 sun.nio.ch.WindowsSelectorImpl,Linux-JDK 下会提供 sun.nio.ch.EPollSelectorImpl
  • 注册:
  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
  SelectionKey key = channel.register(selector, Selectionkey.OP_READ);

注册到 Selector 的 Channel 必须是非阻塞的,否则会抛出 IllegalBlockingModeException。

register() 的第二个参数表示需要监听的事件,分别为 ConnectAcceptReadWrite,如果需要监听多个事件,可以用 | 分隔。

  • SelectionKey: 注册后会返回 SelectionKey 的对象,这个对象表示了一个 Channel 和 一个 Selector 的对应关系。
  key.attachment(); //返回SelectionKey的attachment,attachment可以在注册channel的时候指定。
  key.channel(); //返回该SelectionKey对应的channel。
  key.selector(); //返回该SelectionKey对应的Selector。
  key.interestOps(); //返回监听的事件的bit mask,对应channel.register()的第二个参数
  key.readyOps(); //返回已准备就绪的事件的bit mask
  • 获取就绪的Channel: 先调用 select() 获取准备就绪的通道数量。select() 相关的几个方法:
  • select():阻塞获取就绪的通道数量。
  • select(long timeout):阻塞获取就绪的通道数量,如果超时则返回0。
  • selectNow():非阻塞获取就绪通道数量。 (select() 表示从上次调用 select() 后新增了多少已准备就绪的通道) 如果 select() 返回值不为0,说明有已准备就绪的通道,调用 selector.selectedKeys() 获取通道集合。

NIO基本服务端代码编写

public class Solution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 {
        Selector selector = Selector.open();
        ByteBuffer byte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        //使用一个ServerSocketChannel来负责监听accept事件
       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= ServerSocketChannel.open();
        serverSocketChannel.socket().bind(new InetSocketAddress("127.0.0.1", 8080));
        serverSocket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
        serverSocketChannel.register(selector, SelectionKey.OP_ACCEPT);
        while (true) {
            if (selector.select() == 0) {
                continue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Set<SelectionKey> selectionKeys = selector.selectedKeys();
            Iterator<SelectionKey> iterator = selectionKeys.iterator();
            while (iterator.hasNext()) {
                SelectionKey key = iterator.next();
                if (key.isValid() && key.isAcceptable()) {
                    //监听到连接事件,则把这个连接的Channel也注册到selector中
        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= ((ServerSocketChannel) key.channel()).accept();
        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
        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.register(selector, SelectionKey.OP_READ);
                } else if (key.isValid() && key.isReadable()) {
                    //监听到读取事件,则进行数据拷贝和逻辑操作
                    //这里可以创建另外的线程去处理,也可以考虑池化
        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= (SocketChannel) key.channel();
                    int len = 0;
                    while ((len = socketChannel.read(byteBuffer)) > 0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teBuffer.flip(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new String(byteBuffer.array(), 0, len)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teBuffer.clear();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//处理完后移除当前的SelectionKey
                iterator.remove(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}

特点:

  • 由于是非阻塞IO,每当一个连接请求到达,只需要将其注册到 Selector 中,因此单线程可以一直处理连接请求。
  • 读取数据和逻辑操作与BIO一样,因此NIO的优势在于对连接的处理,即在等待某个连接建立的过程中可以继续和其他请求建立连接。
  • 适用于业务逻辑耗时短,高负载高并发的场景

Reactor模型

Reactor模型是基于 NIO 提出的一套IO模型。本质上是把上面编写的NIO服务端代码进行组件拆分和抽象化:

  • Reactor:负责接收用户端连接
  • Acceptor:负责建立连接
  • Hispatch:负责处理请求

客户端测试代码:

public class Client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ByteBuffer byte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= SocketChannel.open();
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.connect(new InetSocketAddress("127.0.0.1", 8080));
            new Thread(() -> {
                while (true) {
            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t len = 0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hile ((len = socketChannel.read(byteBuffer)) > 0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teBuffer.flip(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new String(byteBuffer.array(), 0, len)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teBuffer.clear(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} catch (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).start();

            while (true) {
                Scanner scanner = new Scanner(System.in);
                while (scanner.hasNextLine()) {
                    String s = scanner.nextLine();
                    byteBuffer.put(s.getBytes());
                    byteBuffer.flip();
        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.write(byteBuffer);
                    byteBuffer.flip()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}
    }
}
单Reactor单线程

单Reactor单线程实际上就是之前的NIO服务端代码。

image-20221207001700692

流程:

  1. Reactor 对象使用 select 监听客户端连接请求,触发事件后将其交给 dispatch() 分发
  2. 如果是建立连接请求事件,则分发给 Acceptor 通过 accept() 处理连接请求事件,然后创建 Handler 处理后续事件。
  3. 如果不是建立连接事件,则会分发给之前创建的 Handler 处理。
  4. Handler 负责处理读取、业务逻辑、写入。
public class Reactor implements Runnable {
   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;
    Selector selector;

    public Reactor(int port) {
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serverSocketChannel = ServerSocketChannel.open();
            selector = Selector.open();
            serverSocketChannel.socket().bind(new InetSocketAddress(port));
            serverSocket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
            SelectionKey selectionKey = serverSocketChannel.register(selector, SelectionKey.OP_ACCEPT);
            selectionKey.attach(new Acceptor(selector, serverSocketChannel));
        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}
    }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run() {
        while (true) {
    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    selector.select();
                Set<SelectionKey> selectionKeys = selector.selectedKeys();
                Iterator<SelectionKey> iterator = selectionKeys.iterator();
                while (iterator.hasNext()) {
                    SelectionKey selectionKey = iterator.next();
                    dispatcher(selectionKey);
                    iterator.remove()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
    private void dispatcher(SelectionKey selectionKey) {
        Runnable runnable = (Runnable) selectionKey.attachment();
        runnable.run();
    }
}
public class Acceptor implements Runnable {
    private Selector selector;

    private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;

    public Acceptor(Selector selector,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) {
        this.selector = selector;
        this.serverSocketChannel = serverSocketChannel;
    }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run() {
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= serverSocketChannel.accept();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有客户端连接上来了," + socketChannel.getRemoteAddress());
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
            SelectionKey selectionKey = socketChannel.register(selector, SelectionKey.OP_READ);
            selectionKey.attach(new Handler(socketChannel));
        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}
    }
}
public class Handler implements Runnable {
    private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;

    public Handler(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) {
        this.socketChannel = socketChannel;
    }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run() {
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ByteBuffer byte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            int len = 0;
            while ((len = socketChannel.read(byteBuffer)) > 0) {
                byteBuffer.flip();
    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new String(byteBuffer.array(), 0, len));
    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.write(byteBuffer);
                byteBuffer.clear(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}
    }
}
单Reactor多线程

在上面的单Reactor单线程模型中,Handler部分执行代码都是单线程的,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个Handler执行事件过久而阻塞其他的Acceptor和Handler,即服务端同时能进行逻辑处理的用户端只有一个。因此可以考虑在Handler部分加入线程池。

image-20221207221606497

Reactor和Acceptor部分代码不变,Handler代码变动:

public class Handler implements Runnable {

    static ExecutorService pool = Executors.newFixedThreadPool(5);
    private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;

    public Handler(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) {
        this.socketChannel = socketChannel;
    }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run() 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执行Handler");
        ByteBuffer byte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024);
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.read(byteBuffer);
        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}

        pool.execute(new Process(socketChannel, byteBuffer));

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byteBuffer.flip();
            socketChannel.write(byteBuffer);
            byteBuffer.flip();
        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}
    }
}
public class Process implements Runnable {

    private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;
    private ByteBuffer byteBuffer;

    public Process(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, ByteBuffer byteBuffer) {
        this.socketChannel = socketChannel;
        this.byteBuffer = byteBuffer;
    }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run() {
        //正常逻辑操作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Process thread:" 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)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new String(byteBuffer.array()));
    }
}
主从Reactor模型

在上面的单Reactor多线程模型中,虽然把逻辑处理交给了线程池,但是读写操作还是由 Reactor(主线程)来处理。因此单个 Reactor 需要同时处理连接请求和读写,执行压力很大。于是便有了主从 Reactor 模型。其中一个Reactor负责处理连接,另一个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读写。

image-20221207221539904
  1. Reactor 主线程 MainReactor 对象通过 Select 监控建立连接事件,收到事件后通过 Acceptor 接收,处理建立连接事件;
  2. Acceptor 处理建立连接事件后,MainReactor 将连接分配 Reactor 子线程给 SubReactor 进行处理;
  3. SubReactor 将连接加入连接队列进行监听,并创建一个 Handler 用于处理各种连接事件;
  4. 当有新的事件发生时,SubReactor 会调用连接对应的 Handler 进行响应;
  5. Handler 通过 Read 读取数据后,会分发给后面的 Worker 线程池进行业务处理;
  6. Worker 线程池会分配独立的线程完成真正的业务处理,如何将响应结果发给 Handler 进行处理;
  7. Handler 收到响应结果后通过 Send 将响应结果返回给 Client。

参考:

【并发】IO多路复用select/poll/epoll介绍_哔哩哔哩_bilibili

Linux的5种IO模型梳理 – 知乎 (zhihu.com)

「Linux」——select和epoll详解 – 知乎 (zhihu.com)

图解 | 深入揭秘 epoll 是如何实现 IO 多路复用的! (qq.com)

聊聊Linux 五种IO模型 – 简书 (jianshu.com)

java之NIO简介_爱上口袋的天空的博客-CSDN博客_java nio

nio.pdf (oswego.edu)

Reactor模型 – CodeBear – 博客园 (cnblogs.com)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